孔雀魚
繁殖]孔雀魚的小魚
請問怎樣才能讓我的一公一母的孔雀魚聲寶包空間蠻大的一公一母而已喔我要大量繁殖喔
孔雀魚資訊 孔雀魚 :鯽魚的延伸種
經過多年的培育及品系的多樣化繁殖
現在的孔雀魚品種由軀體、花紋、尾鰭形狀、突變種等不同組合下已有不下百種了。
因為孔雀魚色彩華麗
又強健且繁殖力旺盛
對環境的適應力強
所以是極佳的入門魚種
就連初學者也常見繁殖過多而魚缸容納不下的情形。
公?母? :分辨法極簡單
約一個月大的小魚就可以用肉眼分辨公母了。
一般來說公魚的體型較小
色彩較鮮豔
並在其腹鰭後方會有生殖器突出;反之母魚體型就較肥大
尾鰭粗壯
且色彩不似公魚花俏。
繁殖 :成熟的公魚很自然的會有追逐母魚的動作出現
交配往往在一瞬間就完成了
懷孕的母魚肚子會漸漸大起來
約一個月後肚子會呈現似方型狀
此時母魚就接近生產了
並母魚會不大覓食且不安的躲在角落;孔雀魚是卵胎生的
所以小魚會在媽媽的肚子裡孵化後再生出來
剛離開母體的小魚會蜷成球狀
在一瞬間彈開來開始游水
要注意
此時的小魚會被大魚誤認為是飼料(親媽也不例外)
所以要事先營造好讓初生小魚躲藏的地方
或者要眼明手快的將小魚另外撈起來喔。
※雖然孔雀約二個月大就已有生殖能力了
但建議還是等魚兒再成熟點再交配較健康
才不致有小魚生小魚
及難產的事件發生!
※當母魚的肚子已經脹到呈現方型了卻又遲遲不生
真的是很傷腦筋
我提供各位一點小技巧來自行安排母魚生產時間
就是幾天不換水後
再將母魚移至剛換好乾淨水的容器裡
很快就可以看到小魚出生了喔!
!
※親魚如果配種太多次
應該說親魚的不斷交互繁殖
會導致後代的魚苗一代比一代體型還要嬌小
這是我目前的經驗啦
不知道有沒有根據
還是有其他原因導致
我現在的小魚
體型就比第一代的小很多呢!
底砂 :孔雀魚是喜歡生活在偏一點點鹼性的環境下的
介紹各位使用天然的珊瑚砂、貝殼
因為其會融解出碳酸鈣(待查)
會使水質偏鹼
但不常換水的情況下卻又會使水質過鹼
所以魚老板教我在珊瑚砂中混雜一些會使水質變酸的石頭
以中和之
其實這種問題交由魚老板擔心就好
因為他們會備妥各式的底砂供大家選購(除非是自己去海邊揀貝殼)
且這些底砂都不貴
$50就一大包了(一呎缸夠用了)。
※我個人不愛用底砂
因為我沒有設過濾系統
鋪底砂會讓我不容易清理魚缸
我使用的方法是用網狀的袋子包起混好的珊瑚砂再吊在缸壁
以維持水質的酸鹼度
如此清缸也方便;建議欲設有過濾、打氣系統者
一定要鋪底砂
不然水的流動會導致魚兒的便便隨之漂流
屆時就真的